2022-04-14
余先生走了!那个在我心目中神一样的老师真的走了!2022年4月6日中午,惊闻余先生逝世的噩耗,深感震惊和悲痛!想起跟随先生的匆匆岁月,不禁潸然泪下。棠梨花正盛,却逢春寒来,松柏相入云,仙鹤已长眠!先生的博学多识,先生的大家风范,先生的爱国情怀,天地可鉴,日月可表,无需弟子赘言。然而,与先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犹在眼前。
大学及研究生期间,只是从报纸上得知余先生的光辉事迹,未曾正式拜见过。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未能就业。后谋职于天津泰达经济开发区中外合资企业嘉泰陶瓷公司,尽管当时已获高薪,但心有不甘,仍想继续读博,遂约余先生面陈渴望拜师读博之愿,记得那天与先生谈了一个多小时,先生欣然答应,但是此时已超过博士生报名最后期限二月有余。后来先生亲自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研究生院协调,将我补报上名,遂得以继续深造。入学后,先生与我谈选题事宜,建议我在两个方向中选择一个,一是生物化工,另一是气液传质理论(传统化工)。先生告诉我,生物化工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前沿课题,而另一个尽管是传统课题,但通过学科交叉,也可以取得突破,解决化工研究中“粗”及“黑箱”的问题,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贡献。考虑到自身基础,我最终选择了传统化工,采用双波长激光显微全息干涉测试技术,研究气液界面传质理论,并一直延续至今。想想先生那时真是高瞻远瞩,洞悉乾坤。
博士阶段,实验室受到了先生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此,时任国家教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市委书记谭绍文,市长聂壁初,欧洲蒸馏与吸收协会主席K.E.Porter教授等众多党、政及国内外科技届领导和学者先后参观视察了实验室,并给与高度评价。那时作为余先生的一名博士生,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毕业后,我留在余先生身边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当时觉得做基础研究有点“虚”,总想做应用研究,觉得那比较“实”。先生及时做了我的思想工作,先生告诉我,现阶段做基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更重要,没有此“虚”,就不会有彼“实”。例如,文革时国家大量学术期刊停办了十年,导致工业落后了几十年。先生建议我,基础研究和应用可同时并举,特别鼓励我要多在化工2大期刊CES和AIChE J上发表论文。值得欣慰的是,时至今日,弟子已在上述2个期刊上发了40多篇论文,其中AIChE J上有10余篇,也算是对先生的一点安慰吧。同时,先生对我的科研起步也给与了关键支持。刚留校不久,先生就推荐了一个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闵恩泽院士的合作项目,我去北京时,受到了闵院士的盛情款待。此外,先生还亲临我第一个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现场,指导我如何做好工程项目。后来,先生又推荐我去法国访学,开阔视野。
先生不仅在科研上关心我,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我两个女儿刚出生时,先生就不时询问我的生活状况,住房和经济上有没有困难,并嘱咐我有困难可随时告诉他。及至先生97岁高龄时,我去医院看望先生,先生还特别嘱咐我说:“你现在忙,我在这有时间,你有些成果和论文可以让我来帮助整理”。实际上,那时先生正忙于完成他的宏篇巨著《计算传质学》。最令我感动和记忆犹新的是,先生说:“希望老天能再给我至少半年时间,让我把《计算传质学》完成”。每念及此,都让我热泪盈眶,先生之于我永远是高山仰止,遥不可及。
由于疫情原因,最后一次与先生视频是在2020年教师节,学生向先生表达祝福,先生非常高兴,邀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视频通话,表达了对我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最后一次拜见先生是在2021年元旦,南京大学张志炳教授撰写了一本新书《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请先生和我主审,那时先生还精神矍铄,谈笑如常呢,没想到那一次竟成了永别。
遥望北辰,星光璀璨,桃李遍五洲,先生独归隐。先生对弟子的学携品范,德润辉泽,弟子永世难忘。弟子一定会继承先生的遗志,砥砺前行,为振兴我国的化工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纵有万千言,难表寸草心。如果有来生,学生还愿做您的学生,您一定要答应啊!
最后,再次献上为您99岁华诞所作的《师颂》:
生于乱世志云霄,越洋求知谋略韬。
国之所需家中事,栋宇之才梁中钢。
鸾鹤落处蕙芷香,老冉而至有新章。
桃乘春风李沐雨,天遣蛟龙下河江!
先生安息!
马友光2022年4月10日作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