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书院的规模
发布时间:2019-04-09    

北洋大学堂1895年拟踵博文书院校舍开办。直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奏,前津海关道周馥1886年“请在津郡设立博文书院,招募学生,课以中西有用之学。嗣因与税务司德璀琳意见不合,筹款为艰,致将造成房屋抵押银行,未能开办。”津海关道盛宣怀“赶紧设立头等、二等学堂各一所,为继起者规式”建议获准后,“以博文书院房屋为专堂,现经广西臬司胡燏棻设法筹款,向银行赎回。”《头等学堂章程》载,“房屋必须宽大,拟即就天津梁家园南围墙外前津海关周道所议造之博文书院,作为北洋头等学堂,以期名副其实。”《二等学堂章程》载,“房屋必须另造,现因头等学堂人未齐集,尚可暂借博文书院房屋。以一院分作两堂,足敷布置。”

博文书院规模若何?今人撰著未及。检《申报》可见端倪。

1887年8月8日《申报》:“津海新关税务司德璀琳奉李傅相(李鸿章)之命,就梁家园营门外建造博文书院,教授中西各学。自去冬兴工,业今,工已及半。核其基址,一百一十余亩(约7.33万平方米)。所建西式楼房,南北长英尺二十一丈九尺二寸(66.8米)、东西二十二丈五尺二寸(68.6米)。地上垫高一尺五寸(0.45米)。平屋高十七尺(5.1米)、(二层)楼高十五尺(4.5米)。每日工匠约三百人。大约来春可讫事矣。”

1888年9月24日《申报》:“紫竹林下,起盖博文书院……基址之宏敞、工程之巩固,旬津城居屋中首屈一指。筹造三年,业将告竣。”1889年10月12日《申报》:“总税务司赫德君督同津海新关税务司德璀璘(德璀琳),于三年前禀请傅相,捐募巨资,就下园北方,鸠建博文书院。拟请中西博学鸿儒,教育中华少年英俊,为异日樽俎折冲之用。该书院千门万户,极为宽敞。合津房屋,无驾而上之者。闻于季秋,即拟开塾。学徒有定额,不得滥竽。凡家有千里驹者,宜猛着先鞭,免至额满,徒抱遗珠之憾也。”主事者信心满满,却力所不逮,致“蹉跎十年,迄未开办。”

博文书院占地约10个标准足球场,仅“建有极大洋楼一所”及平房若干。初拟招头二等学堂学生120名,才显“房屋甚宽,足敷可用”。二等学堂“来年另行择地构造,须能容学生一百二十名之用”之议,值天津德租界被迫设立而无果。1895年10月30日订天津德租界合同载,“博文书院及博文书院所有之地,现在中国官改为大学堂,德国不移动此地,亦不抽收捐税等项。惟日后德国修筑码头及码头外之道路,地不敷用,中国允将博文书院院墙略为向内移动,以敷所用。所让之地亦无庸德国给钱,惟此河边不准盖造栈房、棚厂,遮掩学堂之前面。”北洋大学堂发展因之掣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际,堂舍被强占,无奈易地西沽武库废墟重建。德国署使葛尔士1906年5月17日声称,“天津德国租界内博文书院,经前穆大臣(德国公使穆默)与贵部唐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议订售与德国国家为业”,“如中国愿将博文书院买回之权舍弃,亦可藉为酬抵之法。”德当局觊觎此地久矣,谰言岂可轻信?!

文字作者 | 王勇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