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树鹏
1963年,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的大庆油田建成了!石油现在已经可以自给了!参会代表们听后,纷纷要求石油部负责人讲一讲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一直处于保密的大庆油田从发现到出油的过程。“铁人”王进喜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最杰出代表,但对于油田勘测的科技工作者都没有提及。大家都去问时任地质部科学院副院长的黄汲清,他却说:“只要说明大庆油田是咱中国人自力更生发现的就可以了,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但有些代表却要刨根问底:油田是怎么发现的?井位是怎么确定的?黄汲清欲言又止。
这些人都要听,不讲不行了,他只好简单地说:“东北松辽地区是一个陆相沉积的大盆地,这大盆地是可以含油的。地质队在那里探查了五年,后来在松基三号井位打了一口深井,石油喷出来了。这就是大庆油田!”后又说道:“之前,许多国家的地质学家认为只有海相地层才可能生油,但咱们中国搞地质的人不信那一套。我们很早就有了陆相地层生油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依此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
黄汲清原名黄德淦(1904—1995),192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任北平地质调查所调查员。他用两年时间走遍了辽东、辽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对典型地貌地质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编绘中国地质构造图打下基础。1922年美国地质学家E.Blackwelder依据波斯湾许多阿拉伯国家都有大油田的特点,认为只有中生代第三纪的海相沉积才是主要生油层;而中国北方多为陆相地层,没有大油田,是个贫油的国家。但黄汲清认为无论是海相地层还是陆相地层,只要是中生代有大量水生生物聚集的水域被沉积物填满后,都可能形成储油构造,中国许多陆相地层都能生油!这是石油地质理论的一次突破。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他就指出:生油和储油地层是多旋回运动发展的。因此,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应是找油气的主要对象。新中国成立后,他按此理论,和同事们将柴达木、准噶尔、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列为找油重点地区,并特别强调了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也应是找油重点区。
黄汲清年轻时思想活跃,爱运动,好观察。1921年,他因看中北洋大学理工并重而考入。入学后,他被校内丰富的矿产标本所吸引,立志学习能野外考察探究地下奥秘的矿学专业。当时的预科课程需要学英、德两门外语,还要学习国文、数学、物理和图画。他这几门课的平均分在80分以上,当时很难得。1924年,国内各种政治力量角逐剧烈。黄汲清思想活跃,因参与了多次学潮而被劝退,只好进入北京大学,继续学习他所热爱的地质专业。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油之父”!
天大故事 征文
纪念北洋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创办120周年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 今晚报社 主办
今晚报地址: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5-08/21/content_16_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