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 2015年5月22日 第17版
水泥大王王涛
周醉天
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被誉为“水泥大王”的,是北洋大学著名校友王涛。王涛,字松波,江苏崇明人(现属上海),1922年考入北洋大学矿业系,1926年毕业后进入南京中国水泥公司,1929年赴德国皇家水泥研究院进修。1932年他和导师库尔教授将研究成果合著写成《水泥水化》一文,发表于德国水泥行业权威杂志《水泥》上,引起关注。1932年6月留学期满,王涛回到中国水泥公司。11月,北洋校友、启新洋灰公司董事陈范有力邀王涛加入了启新洋灰公司,出任总工程师。于是,王涛成为中国水泥企业第一个华人总工程师。
在启新洋灰公司任职期间,王涛建立起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建立起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解决了洋技师没有解决的水泥速凝结块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水泥的质量。他在国内首先推行50公斤纸袋包装,废弃了笨重且耗资多的腰鼓形木桶水泥包装。他与袁克桓、陈范有一起,建议并主持建设了南京江南水泥厂。
1926年王涛毕业的时候,茅以升刚刚来到天津,在北洋大学工学院任院长,因为王涛的学习成绩是全校第一,所以茅以升亲自为他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1933年,正在兴建的浙赣铁路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施工处处长。他与王涛联系,要求王涛为钱塘江大桥解决桥墩海水侵蚀的难题。
王涛责无旁贷,欣然受命。他组织人员取样分析实验,研制出一种能耐海水侵蚀的水泥。大桥建设开工后,王涛又多次亲临工地,现场指导,终于获得成功。于是,“启新”的马牌抗海水水泥,终于成为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最坚实的基础。如果说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话,那么王涛主持研制的马牌抗海水水泥则是中国水泥化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正当钱塘江大桥建成之际,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天津沦陷了,启新也沦陷了。日寇对启新虎视眈眈。日寇派汉奸带上一张四千元的支票,企图拉拢启新的关键性人物王涛。此时的王涛在中国水泥工业界已经大名鼎鼎,是中国工程师协会唐山分会会长。日寇开出的优厚物质条件没有阻碍王涛选择民族大义,他撕碎了汉奸的支票,义正辞严,怒斥汉奸,同时也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他派秘书将妻子孩子转移到上海,只身一人登上西去的火车,秘密离开唐山,几经辗转,于1938年5月到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武汉。
在随后的抗战期间,王涛受政府委派以及爱国工商业者的邀请,在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的大山里建立了四个水泥厂,为抗战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抗战胜利后,王涛回到湖北大冶,重建大型水泥企业华新水泥公司。1949年5月15日,王涛和全厂职工一起迎来了解放。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5-05/22/content_1254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