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泽教授今年已经97岁高龄了。1919年杨恩泽出生,那一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从少时起,祖国和人民的苦难激励他从小立志要为民族强大、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1950年7月1日杨恩泽在天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拥有了更高的信仰——要把教育科研事业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光阴荏苒,而今他已从教七十余年,倾心高校科研教育工作,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他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两院院士;他是享有盛名的的权威专家,生活中却淡泊名利,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年二十年;他身患癌症,却倾其一生积蓄捐资助学。他把这一切都当做是对党和人民的回报。
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杨恩泽常说,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奉献是他最大的人生乐趣。在其专业领域,杨恩泽所从事的“光通信”无疑是一场革命。当光纤通信技术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在国内还是空白时,杨恩泽就率领团队潜心于这片处女地,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成功开通了“武昌—汉口市话中继光缆通信实用化系统”。这段13.6公里的线路,成为我国第一条经国家鉴定并验收的实用光通信线路,也是当时全国最长的正规光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该项目分别获邮电部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与34Mb/S光通信系统一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杨先生应邀再次回到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任教,白手起家,建起了天津第一个光通信实验室,并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圆满地完成了“863”科研课题。在这些年中,他主持并完成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及“八六三”科研课题,主编了《光纤数字通信接收机》,撰有《数字光通信接收机灵敏度计算及信号脉冲占空比选择》、《光纤通信接收机灵敏度三种计算公式比较》。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我国的光通信及其发展》等十余篇论文。
为师必先重道,重道首应有德。杨恩泽在科研工作中呕心沥血的同时,始终尊重着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师德和师道。面对学生,他不仅注重在专业技术层面去解惑授业,更强调为学之“道”和为人之“德”,培养学生规范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他的两名研究生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将之写成结论用在了自己的论文中。杨老师得知后,要求他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秉着最科学最严谨的治学精神通过理论推导做出解释。几名同学至今还记得他语重心长地教导:“科学研究不能有任何想当然的侥幸,光有实验结果的论文是不完整的。没有理论推导,实验就没有根基。”随后杨老师带领学生优选最佳方案,用了整整一个月,一步一步地推导,终于从理论上证明了实验现象的客观性。
论资历,杨恩泽在国内的光纤通信领域是公认的元老级人物。他曾任国家科委光通讯专业组成员兼理论组组长、天津电子学会委员和天津电子学会光通讯组顾问。他主持研究的成果获得过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著作和论文。尽管杨老师业绩显著,但平时为人却谦和、低调。他常说,这一生活着只要能为国家做些事就行了。
杨恩泽教授从教七十余年来,培养大批杰出人才,很多人已然是国家栋梁、知名学者,这其中甚至还有举足轻重的院士。学生们把杨恩泽当做事业的导师、人生的楷模,而对于学生们的尊崇和推重,他总是淡然处之:“这是我对党和人民回报的成果”。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管仲
“一定要严格,要精益求精!”是杨恩泽教授在实验室、在三尺讲台最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但每每言及自己的生活,他总是一句带过:“过得去就行。”他家里的摆设陈旧而简单,穿的衣服几乎都是旧得褪色,每次外出开会都厉行节俭,坚持和别人住双人间。直到八十岁,他赴北京出差时为了节约路费,还骑着自行车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忙公事。
就是这样一位对自己的生活几近“吝啬”的老先生,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却从来“不差钱”。当初学校筹建光通信实验室,急需一台26万元的科研仪器,可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得知情况,杨恩泽毫不犹豫,带头放弃了原应属于自己的正常科研提成用于仪器购置。在杨恩泽的感召下,实验室的老师们纷纷响应,保证了实验正常进行。
1988年退休后,杨恩泽本来可以休养生息、安享天伦之乐,但他依然每天到实验室,一方面继续搞科研,一方面义务帮助自己的学生带研究生。他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体力运动锻炼自己的身体,脑力运动让大脑保持健康。”
2005年11月,杨恩泽被确诊为膀胱癌,进行了手术治疗。出院后,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杨恩泽终于答应不再去实验室了,但他叫学生在家里的电脑上安装软件,继续进行理论研究。他说:“我1943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得了肺病。那时候肺病就像现在的癌症,但是我挺过来了。从那以后,我认为自己的时间都是赚的,能够多工作一天,多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就是我生命最大的意义。”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雪莱
对祖国的爱、对党和人民的爱,让杨恩泽教授几十年来矢志奉献,不图索取。杨教授的家乡是广东省饶平县的山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家乡的基础教育还十分落后,就萌发了通过自己的力量捐资助学、让更多家乡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心愿。当时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信息学院要更新一批电脑,杨恩泽觉得这些淘汰下来的电脑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讲实在是太宝贵了。为此他找到院领导,申请购买这批电脑用来助学。院领导听后十分支持,主动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协调,最后决定免费提供10台电脑。
杨老师想,有了电脑还应该有个像样的机房。他与饶平县教育局沟通后,决定捐资30万元帮助所城镇中心小学建一座科学楼,杨老师分三次寄出了捐款,捐到最后,他的存折上只剩下了5元钱。2006年5月,面积为694平方米的“成和科学楼”在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落成了。杨教授应邀回到家乡参加了仪式。在仪式上他为家乡人民的热情淳朴所感动,当场宣布:从次年起的二十年中,每年拿出1万元(从2008年起增加到每年2万),在这个学校设立“成和奖学金”,资助那些生活困难、学习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杨恩泽说:“儿女都已经独立生活,老伴也去世了,一年拿出1万元,对我来说应该还可以承担。当然,我可能活不了20年。但我已经和孩子们讲好了,他们可以帮助我完成!”杨恩泽还轻松地说:“我现在的住房还值三十几万呢,足够用了!”截至到目前,生活清贫简朴的他已先后捐款50余万元给家乡小学。
在深圳接受膀胱癌手术期间,实验室收到了一张从广东省饶平县寄来的10万元捐款收据。他的学生们这才了解到老先生已经拿出了毕生积蓄捐资助教的事。知道了此事,实验室的同学们表现惊人的一致:“杨老师这样做,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大家都知道,每次学校开展募捐活动,杨恩泽总是十分慷慨,看到身边的学生有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回报给党和人民。”杨恩泽这样说到,亦这样做到。他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体育校党委书记刘建平这样评价:杨恩泽教授是国家光纤通信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做出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亦有倾囊为家乡捐资助学的义举,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仍坚持每天到实验室工作、指导学生,是我们天大人学习的楷模,是天大的宝贵财富。
讲台是他鞠躬尽瘁的圣地,澹泊是他生活恪守的准则,奉献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他为诺言坚守,为爱心奔波,为国家科研事业呕心沥血,为学生和家乡的孩子贡献着生命的力量。七十年如一日,杨恩泽教授在我们的心田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